当我们在批评电影时,我们在批评什么

读戴锦华《电影批评》有感

期次:第2006期    作者:孙诗阳   查看:20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世界便有了光。在我看来,电影就是一束由导演设置经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入我们世界中的光,不同的观众会看到不同的绚丽景象,也就是通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前的我一直认为电影批评都是主观的,我们往往不自觉的囿于自己的经验、价值体系、审美趣味等因素来妄加评判一部电影的好坏,也就难免是建立在自己的标准上去比较一部与另一部的异同。正如毕加索所说,当画作完成以后被挂在墙上时,它就已经死了。电影亦然,当它被移交给观众欣赏时,导演想表达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观众领悟到了什么。殊不知,当我们如此地去分析电影时,我们似乎完全忽略了它生长的“土壤”而空谈它结的“果实”,那我们在批评电影时,到底批评的是什么呢。
  《电影批评》这本书相对客观是基于电影批评理论,通过运用不同批评方法赏析其代表作来为我们揭示电影批评的多种可能性。它整体上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每一章又在开头都会铺垫所要用到的批评理论的起源、内容等基本知识然后再引出正文。例如第一章在介绍电影前铺设了一些基本概念,诸如机位、构图、场面调度这样一些在专业影评中经常能见到的词语及其在视觉语言基本惯例中的应用。随后通过列举九部经典作品运用意识形态理论、精神分析、电影作者论、叙事学理论等不同的批评方法进行赏析,以别具一格的角度来剖析其深层次的内涵。正如开篇所提出的那样“所谓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区别之一,正在于商业电影大致恪守着种种电影叙事的成规与惯例,而在故事层面追求类型的变奏形态,同时追求影像的奇观效果;而艺术电影则更多地追求电影语言自身的创新,追求对种种成规与惯例的僭越”。在我看来,这是当今主流商业电影(包括类型片)与艺术电影的最大区别,前者连一个故事都讲不圆满而后者早已超脱了单纯追求故事情节的层面了。导演如是,但很多观众在看电影时却依然只局限于对故事情节的探讨,演员表演的真实性等部分因素,用故事片的眼光来看待一切电影,这往往领会不到一些导演的真实意图了。由此可见,看电影并不是一件与生俱来的能力。
  读罢每篇对电影的分析,我都有像重新看了一遍电影甚至可以说像看了一部不同电影般的感觉。就拿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情书》这部作品来说,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部关于暗恋与回忆的故事。女主因为想念亡夫而阴差阳错地联系上了与亡夫同名同姓并且和自己长相相似的女子,也揭开了亡夫不为自己知晓的青春年少时的往事。而本书用拉康精神分析中的镜像理论角度切入,指出这实质上是一个自我寓言,讲述着一个人和一面镜的故事,讲述着一个人绝望地试图获取或达到自己理想的镜中的自我的故事。自我与镜像体现在女主依然沉溺在与逝去恋人的爱情里,体现在女主一人分饰两角,也体现在少年时代两个同名同姓互相爱慕的男女身上。作为主体,这部电影中的每段爱情都是不圆满的,爱着的他人在当时都是缺场的,而充当了镜中一种理想自我的投射。秋叶茂爱着博子,博子却无法忘记藤井树,而藤井树真正喜欢的还是重名的女同学,重名的女同学直到影片最后才意识到这个事实。正如结语里提到的那本《伤心咖啡馆之歌》中对爱情的描写那样,爱情在爱者与被爱者的世界里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归根结底爱的还是镜中的自己,这依然是一则关于现代人孤独的寓言故事。
  之前一直称自己为 “非专业影迷”,在开始认真看电影及看了一些相关书籍后便对电影有了越来越深厚的热爱。这本《电影批评》非常适合入门初阶影迷来看,换个角度认识电影足以颠覆我们对“电影到底是什么”的认知。而对我来讲,电影依然是那束驱散墨守成规世界中无聊黑暗的光,是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热忱与幻想。
  (孙诗阳,水产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