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楼顶看看

上任东升老师基础笔译课感悟

期次:第2005期    作者:郭小帆   查看:36


  记得有次上课,任东升老师半开玩笑地和我们说道:“我问一个同学,‘你为什么要选基础笔译课呀?’结果这个同学回答我说,‘因为任老师的课简单呀!’”
  任老师顿了顿,说:“这门课简单吗?我要让你们看看,这门课究竟简不简单!”在全班同学怯怯的笑声里,我默默地在心里为自己点起了三柱香,并记下了这句话。因为基础笔译课看起来 “基础”,此中奥义却深得很。
  不同于翻译概论,主要探讨翻译研究的理论部分;也不同于语言学课程,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一门科学来研究。基础笔译课程,包罗万象,时常让我这个门外汉在“门口”驻足长叹。“楼顶”,是任老师的网名,于我而言,基础笔译课程好似N513这个教室,好似“楼顶”这个称呼,高在云端,遥不可及。在眼前的部分,仿佛看得见,向上爬几步,便觉气喘吁吁。我想,这便是基础笔译这门课入门之前的热身运动吧。这所见部分,我认为就是我所拥有的那点儿中文和英语的功底了。做起翻译来,云里雾里,想要入门,却不可得。那藏在云背后的部分,可更是不知何时见光明啊!
  记得开学之初,任老师给我们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读书与自我修养。这一次讲座对于我本人,对于我本学期的基础笔译课的认识,对于我对任老师的认识,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人生苦亦短,书中岁月长”,这句话从任老师口中说出来,没有一点儿违和感;若是被我说出口,可真是觉得有点不伦不类的。这又是为什么呢?气质。读书人的气质,出世的人生态度,让人觉得高雅、特别,自然而然令人有种仰望之感。想要到达这高度,唯一一条路可选,那就是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所理解的“万里路”也许不仅仅是空间意义上的“万里”。的确如此,读书可以让人获得知识,从而获得行万里路的资本,踏上去远方看看世界的路途;而另一方面,读书也可以让人开阔眼界,从而获得内心上的充实,不断地观察外在世界,体味人间百态,进而挖掘内心,眼界也就走得远了。
  记得在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提到什么是 “成功”,成功就是 “make full use of the strong points to the most extent”,而为了达到成功,对于自己的要求,则是要有“self-confidence、self-management、self-cultivation、self-assertion”。这近乎奠定了我对于笔译课程,乃至研一课程学习的基调,毫不夸张地说,可以看作是对我的启蒙,前所未有的那种启蒙。曾习惯了经济学人的理性思维,从上课起就一刻不停地接受,学习函数、分析模型、计算损益……这种关于成功、关于自我的思考和剖析几乎没有在上课时被搬上讲台来与大家一同分享过、讨论过。忽然间走进文学的感性思维,蓦地,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种人文科学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让我从一种无情感的“理性人”(经济学上称“理性人”或“经济人”,也就是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从对周遭一切冷漠无感,变得开始有温度,有情感,有思想,有期待。这让我也慢慢地开始感受到,学习也是可以有血有肉的,思考也是可以有温度的,带着自己感情的;那么这样的学习,应该是令人感到愉悦的吧。
  文字是多样的,中文更甚。于是在笔译之中,无论是将英文译为中文,还是将中文译为英文,我都要问问自己:原文是什么意思?我译出来了吗?原文有什么内涵意义?我译出来了吗?原文要表达百分之十,我超标了吗?还有更好的译法吗?在这样一次次地与自己的来回过招中,我渐渐明白老师所提出的“语言表达三层次”:一、正确,不得罪人,无情感,无感染力;二、貌合神离,隔靴搔痒;三、逼近原文,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文字的多样性,使得我们的译文有很多种可能性。选择译文的过程,是对自己语言能力的考验,也是对自己情商智商的双重考验。而语言表达的三层次,层层递进——想要及格,正确即可;想要中等,斟酌斟酌;至于满分?命里有时终须有,这大概是为了老师上课所说的这一类人所准备的吧——“I was born or translation”!对于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语言表达,老师分别对于中文和英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中文来说,一篇好的译文,由恰当的副词和动词构成:没有副词,是没情感的汉语;没有动词,是不完整的汉语。对于英文来说,译者通常会带有写作意识,在一篇好的译文中,名词和介词更加发达。然而,中文中的副词和英文中的介词,却是最难把握之处。受到多年应试的训练,在英文写作中总是倾向于使用高级词汇,中文写作中则喜欢使用模板句型,总觉得没几个高大上的词语,没几句华丽的排比,就不能称之为好的文章。可是翻译和写作不同,作为译者,译文可删可增,翻译是一种模仿,但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一种基于主体的再创造模式。在英文中看似最简单、最易学的介词,在中文中最不受重视的副词词汇,才是最为译文添光增彩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一位译者功力的地方。创作不是目的,贴近原文的再创作,才是一种有效的翻译。但只要是翻译,就一定会“把自己译进去”。任何人在诠释、翻译的过程中都会有 “前理解”过程,即相对于某种理解以前的理解,或者是在具体的理解开始之前已有的某种观点、看法或信息。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成见或是偏见。这样的“前理解”注定会影响我们的译文,甚至有所偏离,无法完全达到语义对等。但是如何偏离,偏离多少,要不要加入自己的想法,这些对于表达原文的意思有无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地思考和锤炼。
  随着基础笔译课程的不断推进,作业的难度也不知怎地越发加大了。许是老师认为我们需要经历更多的考验,才能真正地有所思考,有所获得。上节课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上研究生以来最有收获的课”和“最喜欢的课”是不是同一门课。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还未到期末,就已渐渐明朗。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带着所学,去楼顶看看,岂不妙哉?
  (郭小帆,外国语学院2017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