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慧:解码海气奥秘的青年女学者

期次:第1978期    作者:呼双双 左伟   查看:19




  提到蝴蝶效应,相信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巨大的连锁反应,而如果提到中尺度涡、西边界流、黑潮,估计公众很难在这些海洋科学的专业术语与生活和生产之间产生直观的联想。而如果我说有一个80后的姑娘自从十多年前一头扎进这片深奥的海洋,便将自己的青春年华付与数据、模式、分析、计算为伴的科研,不知你会作何感想?
  这位透着浓郁书卷气又不失青春可爱的姑娘就是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马晓慧,去年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合作发表于 Nature上的成果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s regulated by interaction be tween ocean eddies and the atmosphere(海洋涡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对西边界流的影响),入选2016年度 “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该文发表也为中国海洋大学以第一作者单位在Nature杂志本刊发布重要学术成果实现了突破。
  大海为人们所向往,因为那是一片浪漫自由的神秘之地,然而日常的海洋科学研究并没有艺术作品里那些紧张刺激的情节。在成就感和众人仰慕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枯燥和试错、日复一日的冷板凳,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甘于承受的。“读博士的前两年每天在调模式、打基础、练技能,这个挺磨性子的”。
  2004年,18岁的山东内陆姑娘马晓慧带着对我校特色专业海洋科学的憧憬走进中国海大的时候,那时她压根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和物理海洋科研人员划上等号。2009年她作为中国海大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A&M-University,QUSA)联合培养生赴美攻读硕士、博士,之后做博士后,而一旦选择了这条并未提前设计和剧透的人生轨迹,她表现的淡定又专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步步推导、细细比对,一点点靠近真相和原理,科研的魅力就在其中。一只笔、一叠纸、一台计算机和一个高速运转思考的大脑基本就是这位青年学者的“标配”,她可以随时随地“苦思冥想”,吃饭、睡觉、走路时脑子里都能“调试”各种模式。
  磨练性情、锻炼才干,收获自信、收获底气,来自科研领域的收获和底气弥补了生活的不丰富。一直从事中纬度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变化研究的她,已发表文章8篇,其中在Nature和Scientific Reports发表3篇。
  经典海洋环流理论认为太平洋西边界流是由大尺度风场驱动的,通过高分辨率区域和全球气候耦合模式,马晓慧所在团队发表在Nature上的这个研究成果则首次指出海洋中尺度涡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对维持西边界流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中尺度涡影响西边界流的动力机制。该成果为西边界流的动力机制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为气候模式中西边界流的准确模拟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进一步模拟和预报中纬度风暴轴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你问我做科研苦不苦,其实只要是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你会自动屏蔽很多外部干扰。”她说,“别人可能觉得做数值模拟、写论文很枯燥,但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在工作中找到快乐。”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兴趣、高效率、长期积累就是马晓慧学习和搞科研的“法宝”。
  这个31岁的姑娘对科研有着自己的体会:本质上科研对人才的要求应该是独立、热情与积累,这份见解源于博士生导师张平教授对自己的指引。马晓慧把真正将自己领上科研之路的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海洋与大气系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千人计划”教授张平视为学术标杆,这位严谨、热情、指导研究生事必躬亲的老师深深影响了她做科研的方法和态度。马晓慧是幸运的,在众多前辈的指导和自身努力下,她入门很快,并逐渐成为骨干,与美国国家气象研究中心、德国基尓亥姆霍兹海洋研究所等在内的科研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为她科研上层次奠定了良好基础。她深信:“探索科学规律是不断试错、消除误差、探寻真相的过程。所有的成功都没有意外也没有奇迹,有的就是对自己兴趣的坚持、敏锐和好奇。”
  马晓慧所在的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研究团队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多年来致力于实现气候的更准确预测预报,她介绍下一步除了要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努力把相关理论体系框架搭建起来,他们还着眼于中小尺度的海气相互作用对中国大陆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一全新领域开展研究。对于气候和渔业生产,科研必须勇于突破单一变量。在前进的路程上,他们怀揣着无限的热爱、投入,去战胜每一次挫败,抵达每一次心目中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