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气象专业简史及其特色

期次:第1566期       查看:1987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海洋气象学系是全国唯一冠以 “海洋气象学”的历史悠久的教学和科研院系,是我国培养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海洋气象学及大气环境等方面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早在1984年海洋气象学已成为我国第二批博士点,目前大气科学为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气象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见附录一)。2003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泰山学者”岗位,是中国海洋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系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至今已有73年的发展历史,大体分成抗战前后、解放初期、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四个阶段。抗战前后阶段1935年蒋丙然在国立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物理系创立了天文气象组。
  蒋丙然,字右沧,福建闽侯人,是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开创者。1912年从比利时获气象学博士学位回国。1913年7月蒋丙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中央观象台气象科科长后,开创了我国气象观测事业、绘制了我国第一张天气图,1914年 7月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气象刊物《气象丛报》,1916年开创了我国向社会的正式天气预报。1924年2月15日,蒋丙然等代表中国政府从日本人手中正式接管青岛观象台,被任命为中国主权下青岛观象台第一任台长。1924年10月10日,中国气象学会在青岛宣告成立,蒋丙然是主要发起者之一,并连任五届会长。蒋丙然也是我国近代天文、地震、地磁和海洋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同时代国内先后有四所大学设有气象专业,其中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的前身,现为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是设在地学系内,山东大学的气象组则设立在物理系。
  从史料上可以查到,上世纪30年代国立山东大学物理系气象组的学生有三位:王华文(字 彬华)、万宝康和牛振义。
  据史料载,1937年7月山东大学学生王华文和万宝康等在南京北极阁(气象研究所)和紫金山天文台实习时抗战爆发,王华文到重庆成了中央大学的学生,万宝康则到昆明成了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的学生。
  抗战胜利后政府发布有高考资格,在中央气象局工作,曾是蒋丙然台长在山东大学的学生王华文来接收青岛观象台。他从满目疮痍中重新训练人手,将观测工作先承担下来,至1946年夏天一切人员、业务已就绪纳入正轨,接着将创台以来的全部资料整理出来,编印完成出版一本《青岛观象台50周年纪念特刊》,庶几悠久的珍贵科学数据得以流传并保存下。国民政府时期的青岛观象台在我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上有很高的历史地位,1946年王华文能被任命为第二任台长,体现了他当时在我国气象界的地位。
  万宝康其实是蒋丙然的学生,最后一年在西南联大毕业进入空军,抗战胜利后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受训,当时(1947年)郭晓岚、叶笃正和谢义炳则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美国他们这一批清华老校友曾见过面,并引见了鼎鼎大名的系主任C.G.Rossby,让空军的校友认识,返国后万宝康到成都的“空军气象训练班”当教官”。万宝康后来接任“空军气象训练班”班主任,并担任过空军军官学校副教育长。
  解放前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除了与中央观象台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设立有关外,与“空军气象训练班”关系密切。1939年航空委员会“测候训练班”成立于空军军官校内,1944年迁到成都凤凰山更名为“空军气象训练班”,留德博士刘衍淮任训练班班主任。刘衍淮曾聘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李宪之和赵九章等人来班兼教。当时军队中大批气象人才来自 “空军气象训练班”的毕业生。牛振义是蒋丙然在山东大学物理系天文气象组最早的学生之一,1935年毕业后到航空委员会工作,1946年在“空军气象训练班”中任教务组长。牛振义作为中国自己培养的毕业生能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可见当时非常受重视。牛振义后来离开军队进入四川大学任教,1953年调入山东大学海洋学系执教。解放初期阶段1949年国立山东大学物理系恢复气象组,刚从美国回国的赫崇本讲授 “理论气象”和 “气象仪器与观测”,时任青岛观象台台长的王华文(上世纪50年代初改称王彬华),也兼任物理系气象组教授,讲授“天气学”和“普通气象学”。
  赫崇本,中国物理海洋学的主要奠基人,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海洋教育家,辽宁风城人,满族。1932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3年11月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气象系攻读博士学位,1947年7月完成博士论文后到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研究物理海洋学,1949年回国任国立山东大学教授。
  王彬华,著名海洋气象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专业的奠基人之一,安徽寿县人。他1983年完成的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 《海雾》一书,迄今为止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海雾的专著,该书1985年由中国海洋出版社和世界著名的图书出版公司Springer-Verlag公司组织翻译成英文,在世界各地发行。
  1950年至1953年山东大学物理系的4届毕业生中大部分都是气象专业的学生:1950年3人(占60%),1951年7人(占100%),1952年3人(占75%)、1953年12人(占63%),第5届气象专业学生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合并到了南京大学气象系。
  1953年山东大学物理系气象组并入刚成立的海洋学系,王彬华正式调入海洋学系。物理系气象组的教师于宝琛(1951年毕业生)和当年毕业生左中道、杨文民、陈绍鑫等一起并入海洋学系,为以后成立气象专业储备力量。
  1954年著名物理学家束星北在山东大学海洋学系气象组从事气象科研工作,得到当时中央气象局局长涂长望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的支持和关注。其中气象资料是由叶笃正 (涂长望是叶笃正在浙江大学史地系的老师,但他让叶笃正师从束星北、王淦昌学习物理专业课程)提供,于宝琛帮助分析的。由于时代的政治原因,束星北的气象研究仅进行了一年,但是依然取得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改革开放前阶段1957年9月经高教部同意,物理海洋学专业改名为海洋水文学专业,海洋气象教研组扩充为海洋气象学专业。海洋学系更名为海洋水文气象学系,赫崇本任系主任,王彬华为系副主任。1958年10月,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留青岛的部分于1959年成立山东海洋学院。赫崇本任山东海洋学院教务长,仍兼系主任;王彬华为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当时海洋气象专业的教师有:王彬华、牛振义、孙月浦(王彬华夫人、国立山东大学气象组同班同学)、于宝琛;从北京大学进修后回校的左中道、杨文民、陈绍鑫;南京大学毕业生秦曾灏、张淮等。
  1960年山东海洋学院海洋气象学专业毕业了第一届毕业生 (1956年入学时是物理海洋学专业的学生),其中周发琇等5人留校任教。60年代气象专业新进教师10余人。
  “文革”期间,曾将海洋水文与气象两个专业合并为海洋水文气象专业,1973年重新分为两个专业。1978年秦曾灏作为气象专业的代表任海洋水文气象系副主任。
  秦曾灏是著名海洋气象学家,1956年南京大学气象系毕业分配来山东大学海洋学系,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博士点创建人之一。1982年他主持的“浅海风暴潮的动力机制及预报方法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为我国沿海风暴潮的预报,奠定了理论基础。改革开放后阶段1980年系名改称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学系;1988年山东海洋学院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1991年海洋气象专业改名为天气动力学专业。1993年成立海洋环境学院,下设海洋学系、海洋气象学系、物理海洋研究所(1983年建立,作为气象专业代表,秦曾灏、吴增茂等先后担任过副所长)等;1998年天气动力学专业更名为大气科学专业。其间,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和校长助理徐天真等都曾在气象专业执教过。
  人才是专业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海洋气象专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1年山东大学数学系硕士毕业生刘秦玉回母校,在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学系任教。刘秦玉在海-气相互作用领域辛勤耕耘、成就卓著,1993年获国务院批准的博士生导师资格,2006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她目前是“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大气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
  1997年从成都气象学院引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硕士毕业生罗德海,2002年获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导师秦曾灏),博士论文获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荣誉称号。罗德海在大气阻塞和北大西洋涛动的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2005年以来作为第一作者连续在美国大气科学杂志上发表十篇论文。是2003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2005年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目前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共有教师21名,其中教授9名(博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4名,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5名,工程师2名。14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60%的教师曾到国外进修或攻读学位。专业特色从1935年天文气象组的初创,到1957年海洋气象学专业的成立,再到1998年更名为大气科学专业,气象专业的发展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专业方向和内容也更加明确和丰富。难得的是,50多年来中国海洋大学的气象专业与物理海洋专业一直并存于一个教学实体,得以相互交融,形成了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特色。
  在专业教育方面既满足大气科学教育的要求,又发挥与物理海洋联系紧密的优势,突出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海洋气象等领域人才的培养。上千名毕业生已经成为在我国气象学、应用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特别是与海洋相关的上述领域中从事业务服务、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在科研方面已经形成了学术思想活跃,结构合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团队。主要科研方向集中在:(1)大尺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围绕对我国气候与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的海域开展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揭示和发现海洋动力过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2)气候动力学———建立天气尺度波与阻塞系统相互作用理论,阐明北大西洋涛动与西风急流和风暴路径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开展东亚季风研究;(3)海洋气象学———海上爆发性气旋和海雾的数值模拟研究。迄今已在副热带北太平洋上层海洋季节内振荡与副热带逆流、北大西洋涛动、大气阻塞、南海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及气候效应、海雾、吕宋海峡的水交换与输送、极地低压、太平洋副热带与热带之间海洋内部和大气内部的交换通道、印度洋经向翻转流和热输送、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与阿留申低压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一定显示度的研究成果。
  2008年2月18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自1957年正式成立气象专业以来历任负责人全部聚齐 (其中第一任负责人王彬华先生已是95岁高龄),在青岛市鱼山路5号中国海洋大学学术中心拍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合影(附录二)。回顾过去,我们倍感沧桑和骄傲,展望未来,我们更觉任重而道远。相信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新一辈海洋大学气象人必能续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附录一:海洋气象学专业学科建设大事简记1981年海洋气象学专业成为我国首批硕士点之一;1984年海洋气象学专业被国务院批准为我国第二批博士点之一;1999年海洋气象学专业成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准为大气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2003年设置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2006年研究型实验室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被批准成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附录二:海洋气象学专业历届负责人1957年9月王彬华任山东大学海洋水文气象系副主任;1958年10月王彬华任山东海洋学院海洋水文气象系副主任;1978年12月秦曾灏任山东海洋学院海洋水文气象系副主任;1983年9月左中道任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副主任;1989年3月周发琇任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副主任;1992年12月周发琇任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海洋气象学系主任,徐天真任副主任;1995年12月刘秦玉任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副院长;1995年12月王赐震任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海洋气象学系主任,孙即霖任副主任;1998年5月罗德海任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海洋气象学系主任,孙即霖任副主任;2003年6月傅刚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副院长;2003年6月孙即霖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海洋气象学系主任,盛立芳任副主任;2005年10月王启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海洋气象学系主任,盛立芳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