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骨子里有一种极地情结”

———记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海洋与大气学院教授级高工矫玉田

期次:第2024期    作者:□金松   查看:64

作为一名从事海洋调查工作近40年的“老极地”,海洋与大气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矫玉田曾12次参加我国南极科考,5次参加我国北极科考,6次参加国际合作北极科考,是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极地考察次数最多的人。

“最深刻的记忆是危险”

1992年,刚30岁出头的矫玉田被选拔为中国第9次南极考察队员。从此,矫玉田与极地结下不解之缘。

极地科考远非赏极光、看企鹅、攀冰川那般诗意和浪漫,“极地科考留给我最深刻的记忆当属危险了”。危险始终伴随着矫玉田20多年的极地科考生涯。第15次南极科考在中山站卸货时,他参加了小艇带缆作业,往返于中山站和 “雪龙”号科考船之间卸运科考物资。小艇的一段航道要从两座冰山之间穿过。前几次作业都很顺利,但后来起了大风,一座冰山开始漂移,小艇被冰山推着向另一座冰山漂去。如果不及时转移,小艇和艇上的科研人员很有可能成为两座冰山之间的 “夹馅”。危急时刻,矫玉田沉着冷静,指挥大家搏风击浪,最终成功突围。就在小艇刚跳出包围圈数百米,两座冰山相撞了,惊天动地!巨大的冰块落入海里,周围海面翻腾升起一团冰雾。心有余悸的考察队员们不由地望着矫玉田,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每次出海,逢上各种恶劣天气和海况时,矫玉田总是冲在最前面,“我是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党员身份是我的底色。危情时刻,舍我其谁?!”

“咱是党员,又是队长,

要带头发扬南极精神”

南极科考,基本都是在风雪和大浪中进行,环境非常恶劣,如何保证每一名队员的人身安全,这是曾7次担任南极大洋科考队队长的矫玉田首要考虑的问题。“除了多跟队员们强调作业规范和安全以外,也要多到作业现场去,发现有违规的马上制止。”谁没系安全绳,谁没带安全帽,谁没穿救生衣,一旦被他看到,矫玉田就会立刻施展“狮吼功”,几次下来,队员们的安全意识就增强了。

一个团队的队长不仅需要敢于直面危难的铁汉精神,还需要平素的柔情。矫玉田就是一个兼具铁汉精神和柔情的队长,他特别注意队员的情绪和心理变化。有一次,几名队员特别想吃韭菜炒鸡蛋,他就悄悄在船上种了一点蒜苗,让厨师炒了一大盘蒜苗炒鸡蛋。虽然韭菜换成了蒜苗,但大家还是美美饱餐一顿。“南极科考和平时出差不一样,动辄就是几个月时间,地儿也只有船上这么点儿,加上期间逢年过节的,大家不可能总是热情高涨,难免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队长给予他们一些鼓励,帮他们走出情绪低谷期。”矫玉田说,当队长,就是为大家服务。每次南极科考中,一些有危险的工作都是领队冲在前面带头,这就是南极精神,“咱是党员,又是队长,更要带头发扬南极精神!”“极地情结就是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

明明登陆多日,稳稳躺在床上,可还是有一种轮船劈波斩浪的颠簸感;明明在休整,可半夜常常被自己危情时刻的 “狮吼功”惊起……“我骨子里有一种极地情结。”矫玉田说,极地已经深深印在他的脑子、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极地科考一路走来,矫玉田收获也是满满的———

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历时160天的第30次南极科考中,带领35名大洋科考队员,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南极半岛和普利兹湾海域南大洋海洋科学综合考察任务,获取了大量多学科宝贵的调查数据及样品,填补了考察空白,创造了考察亮点,为我国南极科学研究长足发展奠定新的里程碑;

多次成功布放潜标、大型海气耦合锚锭浮标、冰上浮标和防冰山碰撞潜标等,还利用直升飞机悬停技术成功投放XCTD探头,积累了丰富的极地海洋观测经验;

参编我国第一部“极地海洋水文、气象和生物化学调查技术规程”中的海洋水文调查部分,填补了极地特殊环境下,安全操作、作业的海洋观测技术方法;

和团队科研人员发明了防冰山碰撞装置,成功回收了第一套被冰山碰撞刮断的潜标系统,获得宝贵数据,成功解决了极地海洋观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与研究团队一起设计制造了多件冰上作业装备,获得多项发明专利……

矫玉田先后获得国家海洋局授予的 “南极考察突出贡献”嘉奖、南极勇士勋章、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我在极地科考路上风雨无阻,一路向前的巨大精神支撑就来自我的极地情结,源于我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老党员的坚定信仰。”矫玉田说,自己的这种情结和信仰,既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对国家海洋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又是一名共产党员顽强拼搏、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更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爱党爱国、热爱教育事业的家国情怀。

2018年七一前夕,矫玉田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