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上山东”建设到“半岛蓝色经济区”

期次:第2010期    作者:刘洪滨   查看:48


  2009年春,胡锦涛同志来山东提出了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给山东和全国沿海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海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参与者,回顾山东海洋开发30年走过的历程,感慨万千。
  1987年夏,我作为中英友好奖学金(国家教委、英国文化委员会、包玉刚资助)首批获得者赴英国进修两年。曾先后在剑桥、威尔士大学进修、考察西方的海岸带综合管理。说实在的,出国前从事该领域研究有五六年时间了,但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内涵并不十分清楚。当我足迹遍及英伦三岛和西欧部分海岸,考察了英国的多处国家海滨公园、遗产海岸、大型港口、核电站、自然保护区、海滨旅游度假区后,对西方国家海洋管理的先进理念、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后,面对差距,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当时就暗自下决心,要把西方先进的海洋保护、管理理念、方法介绍移植到中国来。
  1989年春学成回国。经过调查研究,1990年我向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同志递交了《山东海洋开发战略之我见》的建议,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姜春云批示:“昌礼同志:这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认真抓抓,望予以过问,责成有关部门加强这方面工作。”时任省委副书记高昌礼批示:“宗贵(何宗贵时任省科委主任后任人大副主任)、仁元同志(王仁元时任省水产局长后任常务副省长):春云同志批示特送你们处。望组织有关部门、有关同志认真研究。省水产局要把有关问题纳入向省政府的汇报之中。科委要组织有关同志研究意见报春云同志与我。”同年夏季,省科委组织省海洋开发中心、省海洋经济研究所的同志起草《全国首届海洋工作会议》文件。起草小组主要成员有张书吉、郑培迎、王继业和我,我们4名同志历时半年,反复逐字逐句斟酌,六易其稿。最初报告的题目是“迎接蓝色挑战,建设海上山东”,后改为“开发保护海洋,建设海上山东”,由时任副省长马长贵代表山东在大会上做了发言。这是“建设海上山东”的概念首次在山东的官方文件中提出。1991年4月,时任省长赵志浩在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开发海洋资源是振兴山东经济的重要内容。要提高海洋国土和海洋资源意识,贯彻陆海并举的方针,保护近海生物资源,加强海水增养殖、海洋捕捞、海洋化工、海洋能源、海洋矿产、海洋交通的研究开发。近期重点开发利用1980万亩浅海滩涂。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步实现“陆上一个山东,海上一个山东”的战略设想。”从此,“海上山东”建设拉开了序幕。
  海上山东建设战略实施以来,历经20年。山东海洋产业迅速崛起,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著提高,滨海地区产业具聚集能力明显增强,海洋综合管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科技兴海拉动产业升级,一、二、三产业结构层次较为合理,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使海洋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和我国海洋产业的重要支柱,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90年代国家科委几次在青岛、烟台、威海召开山东科技兴海现场经验交流会。水产养殖的五次“蓝色浪潮”,皆发源于青岛、成形于山东、向全国辐射,海洋科技在全国海洋产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9年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全省上下围绕这个命题开展了紧张的准备。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作为海洋科技战线的一名老兵,有幸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先后参与了省、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市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政府工作报告咨询、修改;青岛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龙口湾临港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发展规划、潍坊滨海新城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等项目的咨询评审。主持完成了省蓝办“山东海洋和海岸空间布局规划研究”,省海洋渔业厅“山东近海开发与保护战略研究”,青岛市《建设以青岛为龙头的半岛蓝色经济区研究》,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国内外海湾城市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海湾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课题。接受了新华社、省市等多家电视、广播、报刊媒体的访谈。省、青岛市委讲师团聘为讲师,主讲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接受沿海省市邀请,培训各级干部及作报告,并结合各地情况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建议,得到了认可,先后被聘为多个省、市的海洋经济专家组成员。
  历史赋予我们新的机遇,新旧动能转换是新时代的新课题。作为退役的老兵也要有所作为,能有机会发挥专长,服务社会并得到认可是一大幸事。“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愿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贡献微薄力量,在有生之年看到参与规划的蓝色经济区早日实现,海洋强国早日建成。
  (作者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