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一片海,开在春风中

    我有一片海,开在春风中 前些天收到几张图片,图片内容是几名中学生发表在校刊上的文章,无一例外的,讲述了我和她们的故事。离开煎茶中学近两年了,那年支教站在讲台上的点滴往事依稀可见。 还记得最开始接触“煎茶中学”这个名字,是通过学院一篇“一帮一”推送,当时激动地对朋友说,这名字好美。“煎茶,煎茶……”,我在图书馆默念好多遍,它就像是有一种特殊的魔力,时常在我的脑海响起。后来,同专业的学姐去到煎茶中学支教,看她分享着在煎茶的点点滴滴,那种从屏幕涌出来的幸福,让人心生暖意。 大学生活的酸甜苦辣,走过经历过品尝过,才更觉滋味无穷,有快乐有痛楚,有惊喜有失望,你讲着你的未来和打算,我说着我的不安与憧憬。从递出支教保研申请书,到笔试、面试、复试再到收到拟录取通知,整个过程让一颗浮躁不安的心慢慢沉淀下来。支教志愿地填报时,毫不犹豫地填上我心心念念好久的那个地儿,总觉得,有些路,你必须要走;有些人,你注定会遇见。 生命终究是公平的,让我告别那么多记忆,又让我遇见新的故事。 被通知提前试讲时,备课到很晚但没有紧张没有疑虑,那些场景似曾相识。试讲结束后,吃着又甜又油微辣的包子,告诉自己,你看,所有一切都会慢慢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对吧?从踏入初一(1)班教室开始,从第一次紧张又羞涩的对视,从第一句开口说出的话语,就注定,未来的一年,我与50个可爱精灵的故事,开始了。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脑海里闪现出一幕又一幕的场景: 开学第一课收集信息时记录下每个人的生日,然后准备着每一份微不足道的小礼物,现在拿出每个人书写的课程期待,又想笑又想哭的感觉真的好奇怪; 元旦小假期,小胖从家跑到学校怀揣着他妈妈刚煎好的南瓜饼塞给我吃; 初春冷夜,一批批学生冒着雨跑来办公室看望生病的我; 调皮过后,办公桌上一封封自发书写交来的检讨书; 离别那天,躲在门后偷偷看我收拾行李悄悄抹泪也不肯进来和我说话的你们; 放假时打电话告诉我在偷偷攒钱,中考结束后来青岛找我的激动声音; 这些我都记得,我记得每一个与你们相处的时刻,或欢愉,或苦涩,或紧张,或难过,它们在那十六多万字的支教日记中存在着,也在我内心深处珍藏着。 从贵州煎茶到山东青岛,我跨越山海,却跨不过这段绵长的思念。回青返校读研后,经常收到来自学生们的消息。记得研一在图书馆为自己的功课抓耳挠腮的雨夜,我的课代表从贵州发来一条短信:王老师,今晚语文课大家都哭了,我们想你了。看到这条短信的我,不知如何回复却已泪流满面。后来接管他们的语文老师在微信上给我发来一段问候,“这次作文写 ‘生命中最值得感谢的人’,班上有一大半同学写的是你。所以我想替他们谢谢你,曾经出现在他们的生命中,从那么多作文中我看到了他们对你的不舍,也有同学表达了对你的歉意。”其实,真正要说感谢的是我,感谢他们曾出现在我的生命中。 支教扶贫虽只有一年时间,但那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却是永记我心。 今年,我的花儿与少年们已经奋战在中考第一线,两年间时来时往的关注仿佛从未从他们的世界离开。那就加油吧,在追梦路上,期待再见。 (作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研究生。)

  • 对日本社会的几点见闻与思考

    对日本社会的几点见闻与思考 今年2月底,我作为中国海洋大学“海之子”成长交流团的一员赴日进行了访问学习。期间,除因转机在大阪短暂停留外,绝大多数行程是在东京都内。以一个城市的见闻来反映对一个国家的理解,固然有不够全面的地方,但从这样一个特大城市来感受日本社会,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略见一斑了。在早稻田大学刘杰教授的课堂上,他提到过一个观点,“日本与中国虽为近邻,又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渊源,但中国对这个‘邻居’了解得并不足够完全”。我认为确实是这样的。当然,如何研究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社会,那是专家们的事情,但仅从我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来看,对于日本或者日本国民的理解也是有些不足的。在我来日本以前,一提起日本,我能想到的只有 “樱花”“富士山”“和服”“新干线”等等这样的关键词,大都是来源于电视节目或者书籍、网络中,这样所获得的信息与真正到日本所能感受到的相比,总是显得有些生硬。恰有机会踏足日本,也有几点体验与思考。最直观的感受是日本的环境比较好。在东京近一周的时间里,除了偶有阴雨,天空都是几近蔚蓝的。不管是新宿、涩谷,还是东京湾附近,虽是大都市区域,但空气也并不压抑 (这与东京的地理位置应该也有关系)。不管是秋叶原繁华的商业地段,还是上野的小街道,路面环境都很整洁,很难找到纸片,甚至是大面积的灰尘也不多见。同行的朋友开玩笑说:“日本人鞋底都是干净的。”虽有些夸张,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地路面环境确实好。来日本之前,听闻日本公共场所的垃圾桶数量极少,街道两旁更是几乎不见踪影,本以为是夸张的说法,但实际观察后果真如此。这种低密度的垃圾桶分布并没有导致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或许垃圾桶的数量与环境状况本来就关系不大。日本国内垃圾桶数量虽然不多,但当地的垃圾分类却相当严格。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纸制品等等都要分类回收,通常总是有3个或4个不同种类的垃圾桶放置在一起。听闻日本的垃圾分类可以细化到10个类别,甚至是牛奶盒都要洗净单独回收,对于我这样的外国人来说,如此严格程度确实有些令人咋舌。有人说日本因为地域并不辽阔,对资源非常看重,所以垃圾分类回收是必然的社会选择。但我觉得,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资源的分类回收利用对环境都是有益处的,与各国资源富有程度并无直接联系。我们国内也一直在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倡导低碳环保生活,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相关配套设施和规则制度的完善是我们城市建设和管理者需要进一步考量的。用一句经常提到的口号式标语来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个星球上的人都是有责的。我们曾前往落合污水处理厂进行访学,他们称之为“水再生中心”,对当地的污水处理过程和实际效果也有了一定了解。负责介绍的一位长者曾反复提到,对于厨房油污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先用吸油纸将油花去除,归于可燃垃圾中,再将污水倒入下水道。而对于拉面馆等大量产生油污的场所,理应在下水道口安装化油装置先行处理油污。之前也恰好读到关于英国下水道中“脂肪山”的相关报道,也愈发认识到这样的处理手段是有必要的。我们在访学过程中所见到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年纪稍长的老人,据说是退休以后义务担负起维护运转和接待访学参观的职责,是想要让年轻人了解这份工作的价值和责任。我们国内也有很多这样的退休老人,在不同的社会领域发挥余热,都值得我们尊敬。记得在访学结束前夕,有一位老人听闻我们来自海洋大学,多次重复强调要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水资源的价值,并为此作出自己的努力。感动之余,也为自己多寻了一份责任。除了在落合水再生中心进行参观访学,交流团还前往日本有名的媒体机构《朝日新闻》东京本社进行了访问。我本身做学生记者多年,对青岛本地的《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等媒体也进行过探访,所以对新闻生产和传播的过程并没有过多的陌生感。但该社在接待青少年访学与研修方面所表现出的专业性却让人印象深刻。报社安排了有关新闻生产过程的图文介绍和视频资料的展示,又有多位工作人员分别带领交流团成员前往新闻采写、编辑、校对以及报纸印刷等工作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尤其令人注意的是,在对报纸印刷过程参访之前,工作人员用非常简单的步骤和方法来还原报纸印刷的过程,效果非常好。甚至可以说,连小学生都能够很容易地接受这样的知识。离开前,报社将本次参访的过程制作成一份纪念版报纸赠予大家。据说,日本有不少企业都很欢迎参观访问,尤其是中小学生。一来可以宣传企业文化,提升知名度,获得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是企业承担社会教育和社会责任的表现。包括之前所提到的落合水再生中心,同样也设有专门的“见学通道”,以供来访者沿线参观。“教育是学校的工作,也是全社会的工作。”社会教育是社会企业的责任,也是我们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访学时间有限,对于日本社会和国民的了解仅限于观察或短暂接触后的简单印象。比如工作认真,很有礼貌,上班族着装较为正式且整洁,而且大都步履匆匆。若与日本国民有长期接触,或已经融入当地社会的外国人,必定对日本这个国家以及她的国民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作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

  • 编舟渡海辑文育人

    编舟渡海辑文育人 岁末年初,考研大军行过一程,可以暂作歇息了,但时光的步伐从不停歇,看着日光在浮云间闪烁,不禁想伸手捕捉一缕金丝,感受时间在手中流动的触感。人生是一程接一程的追逐和奔波,向前看是发展,向后看是沉淀,静下心来为这一年作结,倘若不负时光,则未来可期。作为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或许该让我们彷徨和无措,但是迎来大三的专业分流,我仿佛找到自己的归属,大有真正读大学的感觉。通过课程开始接触纸质出版行业的现状,开始了解出版物的营销手段,这个过程可以学习到名家的出版案例和出版理念,行业或许不太乐观,但是这个过程带来的并非是对择业就业的悲观,而是———因为更了解,所以更努力。一百多年前在日本东京神保町,一家小小的旧书店开张面世,书店创始人岩波茂雄在店内挂上“低处思高”作为信条,这信条最后成为岩波书店坚守和传承的经营理念。神保町是当时日本著名的出版中心,而这家书店开店伊始便树立了“言无二价”的新规,颠覆了当时日本古书界买书需要讨价还价的传统,同行的抵触和嘲笑在所难免,但这一举动如同放上了撬动地球的杠杆,惨淡经营中岩波书店打开了新局面,日本书业后来逐步规范了出版物的定价。开店第二年,凭借出版“国民大家”夏目漱石的《心》,岩波茂雄从“旧货商”转身为“出版人”。1923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重创了东京的出版和印刷业,灾后为了扭转颓废局面,各路书商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粗制滥造的一元本充斥市场,岩波茂雄另辟蹊径推出了装帧精良但廉价的 《岩波文库》,相当于经典名著的平装本,正是这种追求“古典学术与街头大众相伴”的理念,使岩波书店在“元本热”时代出版社的混战中脱颖而出。受《岩波文库》的影响,日本出版界大有“不出文库就不称其为大社”之势,各大出版社也相继出版文库本。时至今日,日本出版业流行一句话“讲谈社规模最大,岩波书店最权威”。出版名家岩波茂雄的故事被我作为案例在课程上和同学们分享,而于个人而言,则是以此为激励自己扎实学科基础,将优秀文化传递给读者的人生榜样。有一点或许让人十分感慨,前人的成功故事大有步步为营的感觉,成功学的励志鸡汤不乏教导人们要全权在握才能赢得成功。尽管岩波书店已蜚声中外,但岩波茂雄在接受文化部的表彰时回应道,他只不过是一个“文化的快递人”,正是这种“只是做好了自己”的简单想法,无关利益,让岩波书店在学术出版的道路上尽管孤单艰难却甘之如饴。媒体人到底是“杂家”还是“专家”并没有定论,技术革新带来的行业变动让人在铺天盖地的舆论中难以看透,但无论如何,存本心守正道,这样带有乌托邦性质的理想依然十分重要。正如“低处思高”这一信条,出版人是市场动态的把脉人,本质却是文字的耕耘者,收获的前提是辛勤的耕种。大数据分析、形声色俱备的宣传手段、媒介的高谈阔论,这些都对市场把握很重要,但纸质出版物最终逃不开的还是文字与读者的直接接触,因此内容才是决定一个出版物好坏的最终标准。作为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突然觉得身上背上了一副重担,也卸下了许多虚无的压力。在技术面前我们不是被动者,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面前,我们有更好的答案。尽管未来充满许多变数和挑战,但是当下的我们,把出版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同时扎实打好自己的学科基础,努力提高各方面的技能,争取更高更远的平台,才是接下来要下定决心走的路。人生正是如此,走一程,思一程,才能更好地决定下一步迈向什么地方。(作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6级学生。)

  • 永远的乡愁
    ———读车前子的《数声风笛离亭晚》

    永远的乡愁———读车前子的《数声风笛离亭晚》 车前子的散文写得很散,跳跃性很大,有意识流的味道。他把散文和随笔打通———这样散文显得很随意,算是一种创新。他认为好散文是一段世俗生活的记录,要有趣味和生动的欲望。如果一味钻入了个人世界,文化化了,就单一乏味了,扼杀了世俗生活的丰富性。 车前子诗文书画俱佳,如明四大家。台湾朱文颖评价他:“江南文化的一个尤物。”也有人说是“被南方炒掉的鱿鱼”,他人在北京,写的是苏州,身上的南方气息无可掩盖,他虽然行文桀骜,但骨子里是静止妥帖的苏州男人。宋代是一种中年型文化,苏州也是如此。苏州是个手艺城市,讲究男女平等,聚传统和现代于一身。人需要适当的远离,才能看清一个地方。他说:“散文对我来讲是种回忆。是做一本影集,我们童年的留影,散文是让我走回去的,而对诗歌我想飞。” 书中评古人不少。《临书但有惆怅》,是点评王羲之的杂帖集,说的都是家常事。《刺鼻的味道》写徐渭,艺术上的天才,一生不得志。《犹如在夏夜没有等获得弄堂里听鬼故事》,题目很长,评八大山人,是“水墨之神”。《瞻眺》出自王宠的诗作《瞻眺诗》,用行书写的,作者评之。《金圣叹剩》,是说金圣叹,为人另类,擅长文学批评,仅向巡抚示威,并无意造反,却遭贪官陷害被杀。《空心菜》点评的是董其昌的书法,对其很推崇。 他也评今人。《罗汉果然》写的是画家秋一,画罗汉居多。《岛》说画家雨石。《花里神仙之冠南先生青花记》,写画家吴冠南,在瓷器上作画,是高手。《我独爱他在兰亭种菜》,题目独特,写在兰亭工作的画家陈德洪,画好,“笑声很高古”。别人说他写文章看上去有点乱,“其实处处有接点,最后总能回到源头。”很有道理。《分享》是点评一些外国作家和作品。 《雨之集》中的比喻是绝妙的,也是诙谐的。《雨事》写梅雨,没有一份闲心,难以打发江南的梅雨。《明月前身》里有句话“牡丹的美不在富贵,美在空洞”,很妙。《剥壳非为啖肉》里说,妙文“无非写出一些有风致的废话而已”,信是信手写来,信口开河,随意才有意思,有了废话,信才美,信有书法美和人情美。《半天纪实:伐竹,改诗》,说到读诗,默读、轻读、朗读,三遍后,其义自见。苏轼的文字重在势,势如破竹,也难免不拘小节。皱褶从伐竹说到苏轼的诗,幸好苏轼的诗中有竹。《年画》,是国人内心之画,也是内心之花。是喜庆、是祝福,所以艳丽,所以饱满。读《蓝印花布》很有感触,先民们,只有看见过蓝色花、喜欢这种颜色的人,才会创造出蓝印花布。这布,朴素、湿润,有民间气息,如一个纯朴的村姑。她现世、温暖、活泼,是纯粹的,感官的,人性的,会给人心灵的震动。 书中写美食文章很多篇,苏州的美食。《开水淘饭》就是泡饭,提到“食美”的概念。饮食是科学,美食是艺术。美食也是一份心境,“夜雨剪春韭”———杜甫吃的是意境,《笑林广记》中说韭菜能壮阳,则是俗文化,论功能了。《吃它一年》是写四季的美食。《中秋节的吃物》提到了芋头、水菱和荡藕。《山芋的白吃甜吃与咸吃》,前两种吃法试过,咸味的地瓜倒是没吃过。他说葱油山芋,既当菜,又当饭。常熟人说的麦饼就是苏州人的面饼,宁海人也称之为麦饼。里面有馅,皮擀得很薄,两面煎熟。圆圆的一大个,切成两半或是四块,用盘子端上来,热气腾腾,也很好吃。《初一》说的是正月初一,苏州人吃的猪油年糕和宁波年糕完全不同。很多饮食有节令,有的是一种仪式,有仪式才会有诗意。比如宁波的年糕,如今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腊月里的年糕似乎最好吃。《名字和绰号》写的是甘蓝,谁能想到?最后以“紫甘蓝,像一个女朋友”结尾,真是大妙。甘蓝这名字,好听,又有点神秘。也因为紫色,它的价格比其他的包心菜要贵得多。我喜欢凉拌紫甘蓝,加点蒜酱,是女儿的最爱,我女儿不管吃啥凉拌菜,都要放蒜酱。紫甘蓝清炒或是炒肉丝,味道也就那样了。《好吃》写饮食文化,明清时的饮食上有大进步,明以前吃的是“烹”,“调”还没有上升到艺术高度。明清、民国和当代,是饮食的变化发展期。我们文化的源头在《诗经》,里面的野菜等植物,多数是可食用的。会吃的古代文人中,最一门心思的是袁枚,咋呼、虔诚、可爱。《随园食单》除了食谱,还是小品文,可以看出他的性情、日常和交际圈,有点类似如今的微信朋友圈。 《游园日记》是书中的重头戏,有51页,占全书的1/7还多,很有分量。提到了沧浪亭、怡园、拙政园、环秀山庄、网师园、艺圃、耦园、狮子林等处,很多园林他是多次去踏访。苏州开放的十几个私家园林大多是文人园林,讲究意趣,需要坐游和坐看。中国古人的饮食起居在园林中,当代人是饮食起居在另一个地方,只是偶尔去园林转转,做一个梦。 他喜欢天马行空的文风,但不乱说,记不清的地方就说记不清了。虽是随笔,却非空中楼阁。《2000年故乡夏天》,是意识流的写法,现实和回忆、夏天和冬雪,交织在一起。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是唐末诗人郑谷的诗句,表达了淡淡的离愁,作者把它作为书名,寄托了他对故乡苏州浓浓的乡愁。 (作者单位,宁波市北仑区行政执法中队。)